<thead id="rvh59"></thead>

        <ol id="rvh59"><big id="rvh59"><progress id="rvh59"></progress></big></ol>
          <listing id="rvh59"></listing>
          <big id="rvh59"></big>
          <ol id="rvh59"></ol>

            Banner
            首頁 > 新聞動態 > 內容
            6點58分,今年首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,預計將于明年初抵達
            - 2020-07-20-

            就在今天早上6點58分,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,一枚H2A火箭發射升空,成功將搭載的阿聯酋火星探測器“希望”號送上太空,接下來如若一切進展順利,預計“希望”號在經過數月飛行后,將于明年年初抵達火星軌道,這也意味著2020年首個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,正式拉開2020年火星探測的大幕。

            根據公開消息可知,在“希望”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之前,曾也出現了延遲發射的現象,當時因為種子島航天發射中心夏季雨水非常多,影響了既定的發射計劃從而推延。按照最初的的安排,“希望”號火星探測器將會在7月15日發射,之后推遲到7月17日,最終定于7月20日正式發射升空。

            “希望”號火星探測器是由阿聯酋研發設計而成,重達1.5噸,設計運行時間為4年,最終能夠取得成功與美國存在很大關聯。據了解,希望”號火星探測器的總裝工作是由美國科研機構完成,上面搭載的三個載荷也是由美國科研機構負責研發建造。

            可能看上去,“希望”號火星探測器,阿聯酋的存在感遠沒有美國高,但對阿聯酋來說,在自身航天實力有限的情況下,選擇與美國合作無疑是最佳選擇,可以讓阿聯酋的航天工作人員學習美國的先進技術,逐步積累經驗,為本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。

            在此之前,阿聯酋曾用類似的方法在航天領域取得重大突破。以阿聯酋與韓國在航天領域的合作為例,在2006年,兩國合作研發首顆衛星,先后發射Nayif-1納衛星、迪拜星1號和2號遙感衛星;而在2018年,阿聯酋自主研發建造的哈利法衛星也成功發射升空。

            當前,阿聯酋的航天工作隊伍不斷壯大,在“希望”號火星探測器研發建造的過程中,共計有150名阿聯酋航天工程師參與其中,其中1/3為女性工程師,這些工程師的平均年齡35歲,正值年富力強的時期,未來將成為阿聯酋航天事業的中堅力量。

            按照項目規劃,“希望”號火星探測器在抵達火星軌道后,主要承擔火星大氣的探測任務,與此前美國發射的MAVEN探測器執行的任務大體相同,但搭載的載荷與軌道的高低,決定了二者主要的探測方向不同,“希望”號火星探測器運行軌道更高,可以對火星大氣進行更加全面的觀測和研究。

            可以看出,在“希望”號火星探測器的問題上,阿聯酋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自我定位與認知,這在一個國家在航天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。在這方面,美國航天飛機就是一個反面案例,美國為此耗費了大量的資金,但事實證明航天飛機建設成本較高、可靠性有限,事故頻發,造成大量航天人員與資金的損失。


            咨詢熱線

            苍井空A片免费一区精品

              <thead id="rvh59"></thead>

                  <ol id="rvh59"><big id="rvh59"><progress id="rvh59"></progress></big></ol>
                    <listing id="rvh59"></listing>
                    <big id="rvh59"></big>
                    <ol id="rvh59"></ol>